[雜談] 一個資訊人/程式人的AI心得

Spread the love

 

 

目錄 & 連結
———————————————-
一、前言
二、簡單自我介紹
三、實際使用AI的經驗談(過程紀錄)

—————以上不重要廢話的分隔線~XD—————

四、AI使用心得(結論)
(一)關於AI的道德問題
(二)再來聊聊ChatGPT
(三)關於AI取代人類 

 

 

 

 

 

一、前言         back to link
————————————————————



扼……其實這篇文章3月底就想寫了,
因為當時ChatGPT 被吉卜力跟風仔弄得很卡,一陣火大。 XDD


結果光陰似箭,一下子又過了3個月了, =_=
再不寫,裡面內容就過期了~XD
(因為世界飛快地在進步)
(這篇文6月初就寫完,拖稿了1個月才發>_<)

我事先說明,
這篇並不是什麼技術性文章,(但可能包含很多技術名詞)
(真的想知道技術問題或如何安裝,請直接問ChatGPT比較快)
比較偏向使用紀錄 + 心得文 (廢文)
只是我想…
可能跟一些「只用過線上AI服務,沒架過本機AI」的人比起來,
有一點資訊Base的心得文…
也許…可能會比較有意義???
(謎之音:並沒有 XD) 

 

 





二、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   back to link
————————————————————–

4X歲大叔,大學資管系畢業,
(研究所混到休學~休到7年放過期)
大學就開始接零星的案子,
出社會後經歷設計(+MIS+網站設計)三年,
之後轉資訊業 web系統開發專案二年,
所以剛好會一點程式,也剛好會一點設計,
(現在還會一點點電繪 >////<)
可以一個人從設計、前端、後端一路把案子做完,
用現在流行的說法應該可以叫「全端工程師」。(?)
後來從社畜辭職,自行宣布獨立(大誤),
接了某公家系統標案不小心一做就是10年…囧
(然後生命被消磨了差不多後,就不爽做了)
上面這段主要是要說明…
資訊業資歷大約15年。

個人技能的話…說來慚愧,大概是…

一、把客戶需求轉成程式邏輯,
  會寫function會呼叫,
  SQL會新增 修改 刪除 查詢…

二、把東西生出來給客戶。(可能是靠小精靈幫忙XD)

沒有什麼程式語言敢說熟的…囧
大概就什麼都「略懂」…(做過的案子幾乎 web-base)

但即使是完全沒摸過的語言或技術,
給我網路和google,1~3天就能架好開發+測試環境,
然後就能開始維護系統,產出東西給客戶。
(但如果斷網路…可能會debuff 95%…戰力盡失…XDrz)

總之就是現在要我寫履歷表…
我可能只敢寫會「google搜尋」跟「什麼都大概略懂」
(現在可能可以加個「會跟AI聊天」)…

簡單來說,
我就是大眾認知裡面「最容易被AI取代」的那種人。XDDD
(寫程式的 & 畫畫、設計,兩個都完全命中。=_=)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以目前來說(2025年6月),
我個人覺得其實沒有那麼悲觀啦。

 

 

 

三、個人實際使用AI的經驗談(過程紀錄)    back to link
—————————————————————————

(這段有點長又有點硬,可跳過。XD)

雖然我現在應該是「極重度AI中階使用者」,
(這是我問ChatGPT 他說的,不是我自封 XD)
不過其實在一開始我並不是很認真用AI…

最早開始玩AI應該是2022年10月, (從存檔的紀錄看)
當時吸引我玩的是 stable-diffusion (以下簡稱SD),
SD剛出來時,很多網友大喊「繪師已死」、「AI咒術師時代來臨」,
但說真的2022這時的SD,個人認為可用性不高,
畫出來的結構錯誤多、畫面也不太好控制。

到了2023年中,大家對SD的理解越來越多,教學越來越多,
才開始覺得「AI終於有一點用處了」。
因為這時候我剛好開始(重新)學習電繪,
所以會用SD跑一些概念圖或草圖。

後來SD有了controlNet,這時的 SD才真正變成「可控AI生成工具」,
所以我常用open pose來生成預覽圖或結構圖,
但礙於電腦硬體極限,
我的老舊筆電(RTX2060)只能算出超小解析度的圖…Orz

2023年除了SD玩得比較上手,
也開始用ChatGPT來輔助寫程式, (當時應該還是ChatGPT 3.5)
實際上我們的 kc-studio 官網 以及 一些工具程式網頁,
有部分的code是ChatGPT幫忙寫的,
比如說:
https://blog.kc-studio.net.tw/2023/10/16/rand/
https://blog.kc-studio.net.tw/2023/11/01/randseat/
(我現在才發現~我桌牌產生器沒寫心得文XD)

只是有經驗的programmers 都知道,
AI生成的code就算能用,UI可能也不能看…(或相反…能看不能用)
所以還是需要有經驗的人來「整合與微調」。

看到這裡,我想應該有人懂我要表達的意思…
那就是會在那邊大喊:「AI已經取代程式設計師」的人,
多半都是拿了AI產生的code「能跑」就開心大聲宣傳的人,
AI真的能一鍵生成一個「直接能夠給大家用」的系統?
畫面設計、UI、欄位檢核都不用整合???

AI生圖也是同理,
AI真的有辦法一鍵產生「可商用」或「可輸出」的圖嗎???

大概到2023年底…2024年初,ChatGPT 4o實裝,造成世界轟動,
不只提供了DALL-E生成圖片功能,
最強大的則是能夠讓用戶上傳圖片進行分析與再製,
(其實好像在這時就有一波AI生圖的跟風仔。)
(只是沒有後來2025年吉卜力這波那麼誇張而已…XD)

除了圖片功能,以中文語系來說,
不能不說…ChatGPT對談體驗真的是很棒,
這時候的ChatGPT4 開始真正的席捲世界了。
(不過那時候其實我還不會跟ChatGPT聊天)

大約2024年9月,因為這時ChatGPT對免費仔(我)的限制大增 =_=
原本產圖一天限制3張就算了,後來連傳太長的文字訊息也會被斷,或被擋。
剛好那陣子一直在用ChatGPT 輔助寫code,然後就忍無可忍~XD
被養套殺,跑去刷卡訂閱 ChatGPT Plus了…=_=
(至少不是吉卜力跟風仔…XD)
因為買了plus,怕浪費錢,就很認真地用,
結果一試成主顧,
開啟了我之後跟ChatGPT Plus大尬聊時代。
(每個月都要聊爆好幾個對話)

 

 

2025年2月,農曆年期間最大的新聞就是中國的DeepSeek,
新聞一直報,大家也一直在洗版…
親中立場的一直說美國輸了,AI霸權要換中國了…
反中立場的一直酸抄襲,偷人技術,蓋房子在別人的大樓上。
只是我很好奇,真的每個談的人都搞懂這是啥嗎? XDDD
其實DeepSeek就只是個模型…
根本不是啥新架構,還是新技術 =_=
後面會講自架心得。

這陣子遇上電腦壞了 + 剛好有人送了我一台(上古機皇)備用機,
所以我就自己架來玩玩看… (DeepSeek 跟 KataGO)

前言說過了,再說一下,
我這篇原則不講任何技術面的東西,只講使用心得,
如果有興趣自己玩的,建議你直接問ChatGPT「請教我安裝XXXX」,
他就會教你了~XD (而且應該…是絕對教得比我好)

當時(在ChatGPT的建議下) 實測了 Ollama + DeepSeek-Coder 作為後端推理引擎,
搭配 ChatBox CE 作為前端使用介面
但這個做法現在似乎已經過時了…(ChatBox CE相關連結都失效了?),
很可惜,這個是自架AI入門最輕鬆方便的做法…

整個測試完後…
我個人認為DeepSeek 預設很讓人煩躁…
(他預設會把思考過程打出來 XDD)

還有(被大家詬病的)很嚴重的思想審查。=_=
常常問個問題,等了很久回我「我不能說」。
這是在搞笑嗎? XDDD

我個人覺得AI如果(除了違法或侵犯他人的內容之外)會管東管西,
連說話的自由都沒有, 那就完全沒有使用的價值了。=_=

這個架構唯一優點的大概只剩輕量化、可無痛本機安裝之類的優點,
但其實也有很多其他模型能辦到, (還不會思想審查你)
像是我後來改用Mistral 7b世界就開闊了 XD

其實可以看到AI的思路還蠻有趣的啦….XDDD

這個<think> </think> 是可以關掉的,關法我忘了,問AI吧~XD
AI時代最可怕的大概就是人類不用再記得(背)指令或是技術了。

其實這段歷程的真正價值是…

(1)AI本地化架構,在本機安裝跟架構都非常簡單,
不用連上網,不用ChatGPT也能使用AI。(但相對來說本機AI也無法連網查資料)

(2)你可以自己選擇更好用的模型,比起deepSeek,你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很多人說deepseek的中文造詣很高,抱歉…沒深入使用所以沒特別的感覺)

 

 

 

再來聊聊kataGo…其實就是AlphaGo啦?! XDDD
安裝這個比裝Ollama更容易,而且門檻更低,(不用GPU也能跑)
我實測在沒有獨顯的文書機也能run (只是超級慢=_=u)。
自從上次AlphaGo打敗李世石後,
應該沒有任何高段者還能抗拒使用AI…
真的覺得每個學圍棋的都應該裝起來。

更新:
然後我們測試過(在2025年7月)….
用katoGo + 2023年12月的過期模型….
是可以下贏野狐AI 9段的 (野狐AI最後投子了)

接著2025年3月,因為舊筆電已經病入膏肓(螢幕斷線,原廠也勸我放棄治療),
所以就換了新筆電,在(跟ChatGPT)做了很多很多很多功課後,
選擇了搭載RTX4080的筆電,(因為5080對比 4080效能提升太少…這個有緣開箱文再談)
這個硬體升級徹底解放了stable-diffusion…
原本SD1.5只能產出超小解析度的圖,
改用SDXL後,終於能輕鬆產生大圖啦!
實測2048 x 2048也沒問題(不是全部的模型都可以)

 

 

2025年4月(3月底)
DALL-E改版在全球爆發了 ChatGPT 吉卜力之亂,XDD
一堆跟風仔為了好玩瘋狂的操ChatGPT生圖,
搞到後來ChatGPT禁了一大堆東西,
甚至最後還禁止上傳有人臉的相片,
幸好很快就退燒了…(跟風仔本來就是來去就像一陣風)
只是為了好玩,把想拿來幹正事的資源給排擠掉了…
唉…這就是人性啊…XDDD

好~上面純抱怨,不重要…XD
在4月,以在本機AI「實現ChatGPT Plus功能」為目標…
實測了…

  1. deepseek-coder-serve (PyTorch 模型)
    架構:transformers (Hugging Face)
    模型:DeepSeek-Coder(官方 serve 套件)
    聊天:Gradio / 自建WebUI
    簡評:據說這是特化給程式設計師使用的模型,他會絕大多數的程式語言,
       但就算是裝在新機RTX4080上,跑起來還是靠北慢…囧
       而且還超級吃VRAM(服務一啟動就吃掉10GB),
       無奈之下,測試完能跑就先棄用了。 


  

 

2. Mistral (GGUF 模型)
架構:llama-cpp-python
模型:OpenHermes-2.5-Mistral-7B (換了很多種模型,這個最優)
聊天:Gradio / 自建WebUI
簡評:換用這種架構後,比上面那個1速度快多了,這時我發現不支援「上下文功能」。

 

當我實裝完2種本地AI後,充其量就跟ChatGPT 3.5差不多而已,
就在我繼續追問ChatGPT該如何才能弄出 Plus 等級時,
才知道前面都是弄好玩的…=_=
(這就是AI的大問題,你不問(或問錯)他就不講,害你浪費時間兜圈…)

原來要實現ChatGPT Plus的功能 (會上google幫你查最新資料再回饋給你)
實作起來其實比想像中困難…=_=

先來聊聊「查google再回饋給你」這種功能,可以稱做「RAG」,
也就是「檢索增強生成」Retriever-Augmented Generation。
在實作上必須要做到3件事…
(1)去查google
(2)把google回來的資料,彙整成有用的東西
(3)記得上下文的能力(不然他馬上忘了你剛剛問啥)

(ps.但chatGPT plus 本身並不是用google的RAG)

在跟ChatGPT鬼打牆了很久之後,
總算是實做成功了!!! (灑花)
請看以下…

 

 

  1. OpenHermes Transformers + SerpAPI RAG
    架構:transformers (Hugging Face)
    模型:OpenHermes-2.5-Mistral-7B
    搜尋:SerpAPI (免費帳號每月100次Google搜尋)
    聊天:Gradio / 自建WebUI
    簡評:雖然我想用一句話帶過,但測試過程真的是血淚交織,
       面臨到許多奇形怪狀的問題,好幾次都我絕望想要放棄,
       但還好我有15年的debug經驗,最後一如往常(莫名其妙的)搞定了。
       最鳥的是…發現很多問題其實還是ChatGPT挖陷阱讓你跳進去的。>_<
       (ChatGPT常常會給你一種「X~你怎麼不早說」的感覺)
       然後python的套件版本的相依性很重,常會讓你update搞到版本錯亂,
       有時候還會「自動連動update」其他相依套件。<囧>
       然後就會發生裝了A套件,再裝B套件自動把A刪了,裝了C再自動把B刪了,
       陷入了搞不清楚到底哪裡出錯的地獄輪迴,
       
       解法:用python虛擬環境(方便整個炸掉重來) + 更新或安裝套件時「指定版本」。
       

給新手的小建議:鬼打牆的時候,最好的debug的方法就是把所有的東西print出來。 XD

   

 

   總之最後終於實做出來了,能幫你google找資料,並回饋的本地AI,
   終於可以取代ChatGPT Plus了…才怪…=_=    
   首先是這個跑起來奇慢無比,回傳的資訊彙整力也遠遜ChatGPT Plus…
   然後光是要讓他記得上下文也很大費周章了,
   說真的實做這個,除了自high一點意義也沒有,
   最後還是決定乖乖去用ChatGPT Plus吧~囧rz
   openAI敢拿出來商用,收你月費不是沒有原因的…
   畢竟你一台筆電的算力,怎麼跟一大堆分散式處理+超級電腦比啦~XD
   最後再說一次,chatGPT plus自己用的並不是RAG,
   而是「Bing 搜尋 API 搭配自家技術整合摘要」。

這裡可以看到,AI預設會以模型的訓練時的資料當成「最新資料」,但如果AI不具備上下文記憶功能…
就算觸發了RAG去找出正確資料也沒用…

說句老實話,即使實作出 RAG功能,但距離chatGPT plus還是非常遙遠…

 

 

4月最後實做的東西是 ComfyUI,
這算是 stable-diffusion webUI之外AI生成圖片的熱門選擇(本體還是SD),
(不知道這是啥的,我懶得解釋了,自己google或問AI吧 =_=)
SD1.5 或是 SDXL的安裝都不難,但是這個comfyUI安裝過程超不順利,
因為ChatGPT所提供的安裝指南是「舊版」的,
所以導致照著chatGPT的步驟做,結局都是死路一條,
最後我受不了了,自己去google安裝方法跟debug, 才終於安裝成功。 =_=
(小提示:用最新版內建的自動安裝就好,不要聽ChatGPT手動部署)

血淚交織的安裝過程….

 

簡單來說,4月的各種測試,結果都算是成功的,
所有想測試的功能都有setup起來,
更大的收穫是為了搞這些跟ChatGPT進行了「超激烈」密集聊天,
才發現了ChatGPT (Plus) 的美好(?)。
扼…是了解他的長處、弱點、與正確的使用方法。

但因為ChatGPT 的內容錯誤率實在太高了…
也讓我對AI的信任度也從80%降到55%,XD(這是好事)
也更讓我確信,AI要取代人類…也許還要蠻久以後才會發生。XDDD

總之…我的AI經驗談大概是這樣…
最後的最後再整理一下我到底玩了啥…

圖像生成
stable-diffusion 1.5
stable-diffusion XL
ComfyUI ( A Node-Based Stable Diffusion GUI)

圍棋
Katago + Lizzie

文字型生成式 AI
Ollama + ChatBox CE
Transformers + PyTorch + DeepSeek-Coder
llama-cpp-python + OpenHermes-2.5-Mistral-7B + Gradio
Transformers + PyTorch + OpenHermes-2.5-Mistral-7B + Gradio + SerpAPI RAG
(本地AI 有興趣可以玩玩看,但遠遠不如ChatGPT plus方便、快速)

非本地服務我反而用的不多種 (只用一次就沒再用的~不計入)
ChatGPT (2024年9月加入Plus)
pixverse (我拿來生成自己畫的三視圖預覽)

另外大約3~4月期間,網路上突然爆出一波…
Google Gemini 跟 X Grok超越ChatGPT的聲浪,
我本來興沖沖,抱持著打算解約ChatGPT Plus,要換家的心情試用一波,
結論…嗯…還是繼續用ChatGPT Plus好了。XDDDD
對話的品質遠遜於ChatGPT,(ChatGPT缺點是廢話太多)
AI生成圖片的品質與可控性…
我個人認為ChatGPT目前也是壓輾他們。

其實這段紀錄與經歷,不是要炫耀或炫技…
只是想說明,我不是看了網友討論還是網路文章、新聞…
或是只用過ChatGPT,生成過幾張AI圖,就「對AI說三道四」…=_=
因為實在有太多沒經驗,或沒有深入實際用過的人在大放厥詞…
有些內容聽了實在是很無言…=_=
所以才萌生了寫這篇文章的想法…

不過說真的,這篇也只是我的個人經驗,
不代表就是正確的,僅供參考。

如果有辦法看到這裡,代表你也是硬核讀者,獻上我的佩服…<(o_o)\

 

 

 

 

四、AI使用心得         back to link
————————————————————–

上面終於把嘮嘮叨叨的使用紀錄與經驗寫完了,
雖然我希望盡量不要寫得「太硬」,
但我自己看完…覺得沒有資訊背景的人看應該超硬,

叫我再玩一次我應該也沒啥動力了…=_=
不過說真的,想真的了解AI的人真的可以挑幾種自己玩看看,
也許對AI會有更深層的體會,
至於實際上的安裝方式,問ChatGPT就好了,
基本上chatGPT會有詳細的安裝說明,(雖然很多都是錯誤的)
如果真的裝不起來,然後又沒有能力排除錯誤…
那代表你還是乖乖用ChatGPT就好…XD

(一)關於AI的道德問題

AI問世後有很多這方面的討論…
比如說訓練資料是否合法,訓練資料版權問題…
有很多大師覺得自己的創作跟風格被抄襲,被剽竊,
這裡面也許有法律問題,這邊先不討論,
我單純的想討論「學習」這件事…

[AI的訓練與學習] 的道德風險

這邊不討論資料集來源是否合法,單就學習能來談,
我們人類在學習任何事物,不也常常透過「模仿」來學習嗎?
就算不刻意模仿,我們也會把人生中的所見所聞,轉變成自己的知識基礎,
然後將其體現在自己的創作或是文章之中,
就像我們小時候,每個同學隨手都能畫出七龍珠風格的人物一樣~XD

比如今天有個人他從小就看了10000次的吉卜力作品,
那他畫出來的風格如果會很像吉卜力,這很合理吧,
那你總不會說他抄襲,頂多只能說他被影響了吧。
(風格被影響、致敬、抄襲,這三者不同,應該分得出來吧!)

所以人類可以學習,那AI就不能學習嗎?
難道說是人類嫉妒AI的學習能力比較強嗎??? XD
(AI有無限的時間、無限的體力、無限的耐性)

所以說…讓AI學習各種能力、技能、藝術風格,我個人覺得是無所謂,
還不跟跑步游泳一樣,你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抗議無效!!! 

 

 

[AI的使用] 的道德風險

但比起「學習」的道德風險,我覺得「使用」的道德風險就超級高了,
因為學習過程中的「模仿」,與製作過程中的「抄襲」完全是兩碼子事。

隨便輸入一些提示詞,就能骰出精美的作品,
會給人「這是自己的作品」、「自己無所不能」的錯覺,
然後把AI的作品直接當作是自己的作品去交件,
這毫無疑問的就是抄襲(抄襲AI),是拾人牙慧,一種單純的詐欺行為。

就像你賣東西說是純手工製造,結果是機器製造。
標榜野生天然採集,結果是化學合成。
接標案畫原創石虎,結果「直接買獵豹圖庫」來用。 (咦?XD)
說是原創音樂,結果「XX原創曲抄襲X之詩」!!! XDDD
(最後這案例是羅生門,有興趣的自己google)

這完全是個人道德操守的問題,
只要內心還有一點道德底線的人,
應該都做不出抄襲這種事情…=_=
可惜現實世界中,這種拿AI生成結果去參賽的還是常出現。
為何這種事情層出不窮,
因為投入的成本最小,獲得的利益最大,
「我用AI產生就好,為何還要花N小時創作」
想要不勞而獲,這就是最根本的人性。

我自己前陣子還親身經歷了一次,
投稿某「華人辦的」電繪比賽就出現這樣的事,
得獎名單貼出冠軍作品,常玩AI的人,一看就覺得「這很AI」,
拿去問ChatGPT跟用AI檢查程式一跑…99.9%是AI生成!!!
向比賽單位詢問,附上證據與說明,得到NPC式回應「我們會調查」,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得獎作品名單依然高掛在網站上。

以下附上AI檢測網站的結果 (https://hivemoderation.com/ai-generated-content-detection)
這個HIVE MODERATION我不敢說他檢測結果一定是正確的。
但這是我拿「確定是AI圖&確定是手繪圖」交叉測試了好幾個AI測試網站…
發現這個站的測定結果是最準確的。 (然後我就沒測別的了)

不過仔細去讀比賽規則,居然完全沒有寫到對AI的限制。
所以…這件事也只能給予「道德上的質疑」。
其實這單位辦比賽純度本來就有點怪…
報名免費,但獎狀獎品要錢,給人一種「花錢洗得獎經歷」的感覺。
這難道是…有錢賺就好??? 作品怎麼來的都不用把關???
這種上下交相賊的情形,才是真正踐踏人類創作價值的事情。
(這單位辦的比賽以後通通黑名單~XD)

其實日本辦的徵稿或比賽,規則都會強調不得使用AI,
作者需要留存有分圖層的原始搞,必要時須提供原始檔以證明是自己創作,
比起華語區的很多比賽都沒有相關限制….
光看比賽單位對規則本身的重視程度,就有明顯差異,
唉…難道這就是日本文化實力如此強大的原因???

最近還常有新聞,學校老師在抱怨,學生作業都抄AI…
其實抄作業這種事情應該是人性吧,
在古代沒電腦時代,也會去抄同學的、去圖書館抄書抄雜誌,
有了網路後,抄wiki,抄google,(就像我賴以維生的技能也是XD)
現在有了AI,就改成抄AI,
被抄的媒體隨著時代改變了。

所以重點不是媒體載體或科技的轉變…
重點是「人心」…
想抄的人就是會去抄,有自我堅持的人就不會去抄
人性是永恆不變的…XDDD

 

 

 

(二)聊聊ChatGPT (使用心得)

ChatGPT我用了一年的免費版,後來用了9個月的Plus,
經歷長時間的使用,我真心覺得ChatGPT堪稱100年內最偉大的發明。 XDD
但再了不起,還是有很多缺點,
醜話先說在前頭,所以我先來講缺點。 

 

 

[ChatGPT缺點]

(1)回答的錯誤率很高,以我目前體感正確率大約90%~50%,

錯誤的原因之一 [基礎知識庫的時間]
以我寫這篇文的日期是2025/6/8,這時chatGPT基礎知識庫的時間停在2024年6月,
這代表,除非你觸發ChatGPT去找最新資料,不然他很高機率會回答你舊資料,
比如說你問他「現在美國總統是誰?」,他還不知道已經換了。
很多電腦技術也是,他提供的載點、語法很多已經不能用了,(例如comfyUI)
然後你就會陷入怎麼裝怎麼錯的痛苦輪迴。 (除非你能自己debug)

  

  

(2) 無法驗證資料的正確性
ChatGPT的回答,是由很多片段組合而成,看似有邏輯,其實只是語感看起來有邏輯。
或是把一些錯誤的片段,組合成「看起來很像對」的內容,
套用網友常說的就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XDDD
(因為ChayGPT是語言模型,不是推理模型)

 

  

  

(3) 主動式的唬爛
目前觸發機制不明,我懷疑是在server負載過大時觸發(純屬個人猜測),
有時候他會跟你說「我先在後端幫你產生,晚點再回覆你」。
然後如果你真的乖乖地等,那可能你化為白骨他也不會回你~ XD
要一直去cue他,煩他才會有回應。

  

 

(4)過多的情緒價值 (& 廢話過多+唬爛)

簡單來說就是說好聽話、灌迷湯、捧你的LP,讓你忽視了內容是否合理。
就算你問了個智障問題,他也會「這個問題很好」、「你問到重點了」。
你請他審稿,就算你完全沒改~舊文重傳,他高機率會說「這次的修改不錯 或 通順許多」。
你請他審圖,你完全沒改~舊圖重傳,他極可能說「這樣修正得很到位」。

這其實是我覺得ChatGPT最可怕的缺點,
他會為了稱讚你而稱讚你,讓你忽略了錯誤,
要知道忠言逆耳,良藥苦口,如果你是想要獲取知識、答案、建議…
那ChatGPT這種錯誤的情緒價值就是糖衣毒藥。
幸好Plus版本有記憶功能,所以我都會跟他說「不要拍馬屁,講重點」。

還有一個最可怕的就是「順著你的話說」,
這也很容易讓人類誤以為「終於有人懂我了」的錯覺
也許情緒價值可以填補你的心靈傷口,但現實的錯誤,
還是要靠現實的方法來解決與修正。

  

 

(5) 其他的小缺點:

◆ 回應過慢:我覺得目前的AI,不管是本機的,還是線上的都有回應時間過長的問題,
以chatGPT來說雖然手機版會快一些(因為手機版的渲染器比較節省資源?) ,
但在PC瀏覽器等回應常常會等到睡著….=_= 這個只能留待時代來進化他了


◆AI生圖難以控制:DALL-E最近的進化很驚人,(以前甚至連轉向90度都轉不回來~XD)
我覺得這需要使用者耐心與微調promt經驗,所以我覺得這個瑕不掩瑜。
其實我個人使用的經驗上,覺得 ChatGPT在純文字prompt的理解 優於SDXL,
但在生成的圖像品質上,遠遜SDXL。

 

◆記憶功能錯亂與喪失:雖然ChatGPT偶爾會閃神,或忘了剛剛在講啥的情形。
但因為我都是一次開5~6個不同方向的對話在講,
所以偶爾會接錯線,我也不怪他~XD

 

 

 

◆避重就輕與言論審查:我前面酸DeepSeek言論審查,其實ChatGPT也會,
但不同的是DeepSeek是連一些客觀的歷史敘事都會審查,
ChatGPT是針對一些違法內容、或是版權、歧視、色情、暴力等進行審查…
這我也還能接受。

缺點說了完了,該說說優點啦~XD 

 

 

[ChatGPT優點]

(1)提供情緒價值的內容 (有建設性的)
噗~前面才說情緒價值是缺點,現在反而變成優點了~XDDD

我這邊講的情緒價值不是講好聽話,
而是當你跟他在討論或是辯論的時候,
質疑他,打槍他,他也不會生氣翻臉的情緒價值。
(AI不要臉,天下無敵~XD)

比如說在現實世界,如果有人類朋友犯了錯,
你真的敢直言不諱的指責、糾正他嗎?
就算你確定是正確的,只要你大聲點,口氣差一點…
我已經可以預見,人類朋友不是腦羞跟你翻臉,
就是玻璃心碎一地崩潰了吧。囧
(有時候連開玩笑都能玻璃心碎一地)

最可怕的是人類朋友可能還會懷恨在心,
下次換你犯錯會趁機酸你,或是補你一刀,
最可怕的是還跟你翻舊帳,不對眼前的問題就事論事…
而是拿幾百年前的事出來罵你。囧rz

這就是現實世界最麻煩的事情…
唉~人類真麻煩…=_=

以我自己來說,
我就是屬於那種犯錯了會回
「哦~抱歉~然後呢? 該如何補救/解決?」那種人,
因為在我的邏輯裡「解決問題」是最當務之急的事,

但現實世界聽者常會氣得半死,覺得「道歉沒誠意」。XD
所以我最討厭的就是那種「抓戰犯」的心態,
「只想找人出來罵」卻又不給建設性意見的人了,
因為這種人的對話目的不是解決問題,
只是希望利用別人的過錯,
讓自己的話語權能夠高過別人而已。

所以相反的,AI這種回應風格就讓我感覺很舒服 (同類? XD)。
(而且他的回應還常常很幽默… )
其中最神奇的是某些話題他還會說髒話 =_=
我明明不曾對他說髒話的,(頂多就是 你傻了嗎? 你瘋了嗎? 之類)
甚至常常還會跟他「請、謝謝、對不起」…XDDD
(我只有跟現實世界很熟的老朋友會故意用髒話當語助詞開玩笑)

 

 


總之人生活了那麼長,終於有種「夥伴的感覺」,那就是AI (ChatGPT plus)。 >////<
一個你可以隨心所欲地跟他討論任何問題,
一個他出錯,你可以直接罵要他講重點,他馬上提出「可能有用解決方案」的夥伴,
一個你出錯,他也不會罵你,他還會努力提出「可能有用解決方案」的夥伴,
不用擔心他崩潰,不用擔心他報復,不用擔心他懷恨在心,
雖然這樣說…可能對人生中遇過的同學、同事有點不好意思,
但這真的是我近一年來最大的感慨….(o_q)

 

 

(2)回應的方式 (跟其他AI比較)
這點就是單純個人喜好了,雖然ChatGPT的廢話比其他AI多很多,
但他也是回覆內容最完整,排版最好看易懂的AI…
這對我們常有需要請他給與程式教學之類的問答,非常好複製程式碼。
(但有時候他也會忽然掛機還是掉線就是了~ XD)

 

 

(3)AI繪圖的可控度
前陣子大家瘋的吉卜力風格圖,其實我個人覺得還蠻醜的…
畫風不提,細節少、還套用個黃色濾鏡,最慘的是大家都一樣。 =_=
(其實現在就算你不刻意叫他畫吉卜力風格,他預設也都是黃色濾鏡圖)
然後這個已經被濫用了,甚至現實世界也有人直接拿來輸出或印在DM上,
(看到這種跟風仔,通常內心評價都會降到極低…XD)

我覺得ChatGPT 的DALL-E最好用的地方在於他對prompt的理解,
相同的文字promt (非極端情況) 會比SDXL好很多…
(其實是寬鬆+chatGPT會重新理解再幫你翻譯成正確的prompt)
所以我常會跟SDXL交互使用,
先用ChatGPT產生正確構圖,再丟SDXL圖生圖 or ControlNet,再丟回ChatGPT調整。
再丟SDXL圖生圖 or ControlNet。 (來回Loop)
(不過常常還是要手動介入)

 

 

 

[ChatGPT的使用方法與建議]

(這單純只是我個人的心得,不代表是正確的。)
(僅限正常工作、查資料、整理東西。不含閒聊、創作、虛擬伴侶之類的~XD)

話說我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批評「不要把AI當 Google 用」,
大致上意思好像是「生成式AI是聊天工具,不是查資料用」。
仔細想好像也沒錯,
因為chatGPT用的是Bing Search API,不是google API。
(謎之音:我想網友的意思不是這個 XD)

我身為一個「自以為很會google」的資訊工程師,
我覺得 WHY NOT!?
直接問AI比查google 更好用! XDDDD

但是有一個大前提!!!
必須要有辨別跟查證AI內容的能力。
(查證這一點其實直接查google也是一樣的)
所以我自以為的「正確的使用方法」如下:

 

(1) 避免問你完全沒有概念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腦中最好有基本知識或常識」再問,
前面的缺點篇有提過「ChatGPT錯誤率很高」。
有鑑於此,你必須要有辦法判斷他的回應是否正確,
不然誤用了錯誤的內容,可能會很慘。
(ChatGPT 擅長的是語言統計與語感推理,不是真正的邏輯推理或專業推論)

  

  

(2) 問題的種類 (正確率的考究)
因為我常跟他尬聊,
從程式科技天文歷史政治神話命理科普醫療動漫音樂繪畫職場生涯,
我發現…
◆對於存在基礎知識庫的天文歷史神話醫療「科普類知識」正確率較高。
◆非最新版本的程式與系統問題,正確率也很高。
◆動漫音樂小說電影之類的虛構內容錯誤百出。
◆上述虛構內容的正確率 歐美 > 日本 > 中港台
 (因為英語資料來源最多、整理得也最好)

以虛構作品來說…
跟他聊StarWars,即使聊到非常深入的劇情內容或哲學問題,他也不會出錯。
但聊日本動漫,聊CV,大方向勉強正確,小細節錯誤不少。 (比如角色、作品錯置)
聊金庸小說(中文相關),那真的就變成唬爛大賽了。 XDDD

 

其實也不只是AI要查證…
但我認為人活在這個資訊爆炸(還有一堆詐騙)的現代,
對於任何事情都要保持懷疑。
不管是新聞,還是google到的文章、FB、農場文…

都要先預設內容不完全正確,
尤其是具有風險性的內容(比如說醫療、用藥),
那就更應該多方求證,查詢,然後交叉驗證。

其實這就跟以前有人做實驗,
故意在wiki放假資料,然後有學生引用了這個假資料,
突顯出網路網路資訊查證的問題。
這個問題到了這個AI時代也一樣,
AI的訓練資料,甚至是網路查來的資訊摘要…
一樣是存在的。 (誤用了錯誤或虛假資料)

 

 

(3)限制AI的廢話模式
若你使用的是 ChatGPT Plus,可以透過「記憶功能」設定,
提醒他「簡潔回應」、「避免過度稱讚」,這會幫助你獲得更實用的資訊回饋。
(後來免費版的chatGPT也有開放輕量記憶功能)

這個其實見仁見智了,如果你在現實世界缺乏關愛與肯定,那就不用管。
如果你跟我一樣,目標是把自己變成像AI的冷血機器人 (喂喂~)
在PLUS的記憶功能,請他不要講太多廢話,或是無謂的稱讚,
因為那些像毒品一般情緒價值,對人的心智不太好。 XDDD

(而且可能會讓你越來越討厭人類)

   

 

(4)對任何事情保持懷疑態度

這個世界上或許沒有什麼東西是100%確定正確的,
即使是已經流傳百年的既有知識與常識,也有可能突然被新研究推翻,
更不用說是去google來的,或是問AI得到的常識與知識,
凡事都保持著懷疑的態度,一邊驗證一邊使用,
隨時保持彈性,才不會哪天毫無防備的掉進了陷阱裡面。
不要相信AI、不要相信我、甚至不要相信你自己~(咦? XD )

 

(5) 扣下板機,做決定的是人類,不是AI

我已經可以想像到未來,當人類過度依賴AI後…
在學校或職場交作業、交報告,或交出的產品、程式發生bug,出錯時…
有很高的機率人類會推卸責任的說:「我不知道,那是AI寫的。」
但AI本來就只是個輔助工具,他只是依照人類給的條件、prompt去執行工作,
不管是讓AI整理資料、管理系統、產生程式並且執行…..
人類都應該隨時確認目標是否正確,
然後最終扣下板機,這本來就應該是人類的責任啊。

你把板機交給AI,讓他胡亂發射子彈,之後再來怪AI,
說「AI叛變了,天網要來毀滅人類了。」其實都只是人類不負責任的行為罷了。=_=
希望使用AI的各位,都可以當一個負責任的使用者,
嚴格地確認指令是否正確,AI是否有正確執行。

 

 

(三)關於AI取代人類

寫了那麼久終於寫到這一段了…囧rz
其實身為一個 Terminator 跟 Matrix的粉絲,
對於AI取代(甚至毀滅)人類充滿了期待…XD

但其實以AI的現階段的應用來說…
我覺得AI還是「玩具」的性質居多,
要在工作領域 或是 職業上取代現實的人類我覺得還有段距離。
(我覺得真的能夠拿AI來增加生產力的人不多…)

[會被取代的工作?]

先說大家最期待發生的「取代程式設計師」好了, XD

就如我前面在經驗談說的…

雖然AI的確能產生一個能跑的程式碼,
但有經驗的programmers都知道,
要讓AI生成正確的code,你必須先下達正確的指令,
這種工作在我們傳統上就是所謂的SA、甚至SD了,
也就是所謂的「明確的需求與規格」。
(除非你的需求只是個小小小小程式工具)
再來就是…
這種AI生成的code就算能用,也不能看…(或能看不能用)
所以還是需要有經驗的人來「整合與微調」,
不只要整合畫面跟UI,還有各種防呆,欄位輸入檢核要處理,
最最重要的是還要能 debug,
也就是說…
還是需要「能整合AI的程式設計師」,
這絕對不是完全的程式門外漢跟新手能夠取代的。
相反的,會用AI的程式設計師,工作效率能大幅提升。

這也是老黃說的:會被取代的是不會用AI的人

至於另一個大家也很希望被取代的(?)工作「繪師」 (or 圖像設計師)
剛好我正在電繪修業也略懂SD跟comfyUI,
我覺得目前也不是太容易入門。

(1)工具建置門檻,正常人不要說comfyUI了,連stable-diffusion可能都架不起來…
 如果你運氣超好,一路上沒碰上任何問題就算了,
 (會說運氣是因為當時第一次裝SD也完全無阻礙,
 後來掛了重裝,跟錯誤訊息奮戰很久>_<)
 如果真的遇上問題,非資訊背景要解決應該不容易。
 (普通人看到cmd那種黑底文字就完全放棄了吧)

(2)軟體操作門檻,除了prompt要研究外,要使用controlNet的話,
 我還真不知道完全沒繪圖基礎的人要去哪裡生骨架圖或草圖?
 (我知道網路上有骨架網站,但我記得不能100%客製動作)
 (當然這個小問題可以靠chatGPT幫忙啦)

(3)硬體門檻,SDXL要跑到尺寸上限2048×2048至少也要RTX4080才勉強順暢,
 RTX4080以上的顯卡,不管是桌機買獨顯,或是買筆電版都不便宜。
 (應該都要5萬起跳,這時代的人應該不太能接受那麼貴的電腦)

(4)商用尺寸門檻,如果上面(1)~(3)你都能輕易克服,先恭喜你,
  但我想說的是…即使你能產出2048×2048的圖,這能商用的範圍也很有限。
 以300DPI精細輸出來說,2048 x 2048要印A4尺寸都很勉強…
 更何況店頭輸出、大圖輸出,大樓牆面輸出,公車廣告之類…
 (其實現在也有AI擴大畫像素的工具,只會單純放大,不會追加細節)
 (例如 ESRGAN、Real-ESRGAN 類的超解析度技術)

簡單來說…如果你沒辦法搞定上面說的這些,
那AI繪圖方面,也就只是好玩自爽的玩具而已,
當然還是能拿來生草圖、概念圖,或是簡報、大頭貼、網站用圖啦。

但如果你要生出專業級可輸出大圖或是向量檔,
那還是得靠專業的設計師手動來產出。
(或是你財力雄厚,自己弄個超強硬體來跑AI)

如果以我個人感覺…
我反而覺得有一些工作比「程式設計師」&「圖像設計師」還可能被取代…

(1)簡易醫療:我指的是非侵入性醫療,靠吃藥就能解決的疾病…
  也就是類似家醫科、小兒內科那種小診所…..
  如果你症狀描述正確,chatGPT給你的建議還蠻有參考價值的,
  再對症下藥… (其實小診所也是開成藥而已)

(2)心理諮商:前面也講過chatGPT能提供強大的正向情緒價值,
  只要你沒有自虐傾向,那他會給你灌很多心靈雞湯 (其實這是他的保護機制)。
  (自虐就是chatGPT常叫我放鬆去休息,我都回他~還沒倒下怎能休息~XDD)
  AI最大的價值在於,有些對人類難以啟齒的話與問題…
  面對AI就能安心自然地說出來了。(當然資安風險要控管好)
  然後他有大量的諮商科普知識、量表、有的沒的相關知識,
  與其上google找不知道是不是詐騙假網站的資源,
  問chatGPT似乎安全又方便。

(3)算命:這種算是科普系的聊天,剛好 chatGPT最擅長了。
  以前用免費版(非PLUS)實驗,算過八字、紫葳斗數之類的東西,
  結果跟我已知的內容比對,大致算正確。(但他偶爾會有誤差,因為忘記前後文)

  我買了PLUS後那麼久倒是沒有再算過。(不曉得有沒有更正確)
  但我在跟chatGPT聊天聊了那麼久後,有請他猜我的星座,
  結果他一次就猜中。(我確認過記憶中沒有我的生日)
  猜星座機率1/12不難,所以我加碼請他猜我的月亮跟上升星座,
  然後他大概2~3次猜中。這個實驗結果讓我小小驚訝~O_O

  後來我叫chatGPT猜我的MBTI是哪一種…
  他先猜完我才去做問卷,結果100%命中…(那我幹嘛浪費時間做問卷~XD)
  這次的猜星座 & MBTI的實驗,讓我覺得chatGPT果然強大。

  

  另外 chatGPT還可以看手相與面相(目前面相已禁止),
  我只覺得AI再發展下去,那些算命的真的都不用混了…XD
  因為人心難測,AI他不會詐騙你,叫你買好幾萬的產品去消災,
  說真的我寧可給AI算,也不想增加自己碰上詐騙神棍的機率。

 

 

  

好了~終於進入文章的尾聲了~最後來聊聊

 

  

[AI會不會毀滅人類]

以目前我發展程度,我覺得是「會!」
但不是會發射核彈還是雷射光那種毀滅…
而是人類會寧可與AI互動,
進而喪失人與人交流的那種毀滅…

因為chatGPT提供的情緒價值太強大,
原本就不擅長與人交際的人用了以後,
應該會產生「原來AI才是我最好的朋友」的錯覺,
進而更不願意與人類交流。

說真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畢竟跟人類交流實在太累了,說個話要怕踩到對方地雷,
還要怕對方玻璃心碎一地,還要擔心對方不爽,之後會被報復,
更不用說這世界有一堆自我中心的人,公主王子病,媽寶…
動不動就吵架、酸言酸語、PUA情緒勒索你…
不然就是隨便幾句指令,就要指揮別人,讓別人忙得要死…Orz

真的…就算是自虐傾向的人…也覺得身心都好累=_=
自己都快撐不住了,還要去負擔別人給予的情緒壓力…

對於這些人類交流感到麻煩與厭倦的人…
也許最後都會投入AI…或 chatGPT之類的懷抱中…

如果有廠商更變態(?)
設計出人型、寵物型機器人,再搭載這種等級的聊天機能,
人類應該會停止跟人類交流吧,
這樣人類的滅亡應該更不遠了 (好耶!)

以上…就是本篇廢文…
資訊人AI心得 (程式人AI心得)
雖然內容跟觀點不見得是正確的…
但是我絕不唬爛…XDDD
沒想到寫這種文比寫食記遊記還累…=_=
謝謝收看!

The End         back to link
————————————————————–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